找到相关内容165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关于马祖的“磨砖作镜”

    马祖驴年也不能得悟去。这老汉,始初将谓佛可以坐得成,禅可以坐得悟。一向坐地等。南岳和尚知其不凡。故将砖去他庵前磨。祖云:“和尚磨砖作甚么?”南岳云:“磨作镜。”祖云:“磨砖岂得成镜?”南岳云:“磨砖...

    (日本)石井修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02361442.html
  • 科学视角中的禅宗清规

    (怀)海〉及《五灯会元》卷三〈百丈怀海〉:普请镢地次,忽有一僧闻鼓鸣,举起镢头,大笑便归。师曰:“俊哉!此是观音入理之门。”师归院,乃唤其僧问:“适来见甚么道理,便恁么?”曰:“适来肚饥,闻鼓声,归...

    黄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13961518.html
  • 荷泽宗与洪州宗

    很多资料表明,马祖认为“即心是佛”并非究竟的说法:  问:和尚为甚么说即心即佛?师曰:为止小儿啼。曰:啼止时如何?师曰:非心非佛。曰:除此二种人来如何指示?师曰:向伊道不是物〖ZW(〗《五灯会元》卷三...

    聂 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20261545.html
  • 杀佛为成佛

    心师,不师于心。”禅宗主张作心灵的主人公,而不受识心的摆布。 《从容录》第37则:“沩山问仰山:‘忽有人问一切众生但有业识茫茫,无本可据,子作么生验?’仰云:‘若有僧来即召云某甲。僧回首,乃云是甚么?...

    黄春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0161821.html
  •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生死观 生死本体论

      其后代表性的主张有:   华严宗 ── 一真法界之本体论,认为众生都有绝对的本体就是真如之性;你有甚么业力,心识如何,会在一真法界中显现。这是性起思想的主流。   天台宗 ──性具思想,一念三千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80861895.html
  • 禅悦之风——佛教茶俗几个问题考辨

    古人道,不将语默对,来审将甚么对?”义存答:“吃茶去。”再如,僧问保福从展禅师:“古人道,非不非,是不是,意作么生?”从展拈起茶盏。还有,人称“百丈(道恒)有三诀:屹茶、珍重、歇。”(均载《五灯会元》...

    余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0961974.html
  • 楚山绍琦与巴渝佛教

    现象来说明一切现成,不必心外觅心来破除执著。对那些执著很深的人问:“如何是摩醯正眼?”“不涉寒暑是甚么人?”之问题,绍琦都予以棒喝,惊醒对方,放弃执著。绍琦继承了乃师无际用赵州从谂的“无”字公案拷问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65062341.html
  • 佛教对“修行问题”的看法

    。例如,早上起床,心里面无忧无虑,到公园去运动、慢跑、享受新鲜空气,这不就是人间天堂吗?但是,回到家里,往饭桌上一坐,“有甚么好吃的吗”?生起贪欲的心,那就是饿鬼的心。假如吃的东西不合口味,筷子一掼,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5362513.html
  • 七种觉悟的因素

    。」(注一)  克制自己、不耽于欲乐、不放逸、建立坚忍以及达到清净,智者就是这样锻炼自心而达到的平稳。然而我们能做到吗?学者荷特这样回答:「当然能够,但是怎样做呢?并不是去做一些甚么伟大的事情。有人问...下来,那五种是甚么东西呢?  贪欲是阻碍和障盖,它在心内蔓衍时会使禅观迟钝下来;瞋恚—昏睡—掉悔—疑是阻碍和障盖,它在心内蔓衍时会使禅观迟钝下来。  若不能克服这五种东西,比丘的禅观便没有足够的力量,...

    喜见长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5162648.html
  • 浅论南宗禅的言说方式

    《五灯公元》卷四和卷十一中。  丈一日问师:“甚么处去来?”曰:“大雄山下采菌子来。”丈曰:“还见大虫么?”师便作虎声。丈拈斧作斫势。师即打丈一掴。丈吟吟而笑,便归。上堂曰:“大雄山下有一大虫,汝等...

    张培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63262684.html